非遗中国:龙岩采茶灯
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料整理编辑。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福建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这种舞蹈源于劳动人民的采茶活动,表现一群天真浪漫的山村姑娘手提茶篮,跟随精明风趣的茶公、茶婆跋山涉水,上山采茶过程中欢乐的心情及与茶园、花蝶等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美山村采茶灯原始曲谱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备案,同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口头文化遗产”收藏。2014年12月03日,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表演内容
旧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一色男扮女装。设采茶姑娘八人,茶公、茶婆、武小生、男小丑各一组成。茶公扮老头,穿汉衣,扎腰巾,手执大蒲扇;茶婆梳银宝头,穿宽锦边大襟衣和罗裙,手执麦杆扇;采茶姑娘,额佩珠翠屏,头梳燕尾髻,穿大红彩莲衣,腰扎绸带,脚穿绣花鞋,一手执花摺扇,一手提花篮灯;武小生、男小丑一手执黑摺扇,一手提灯笼或马灯。
旧时演《采茶灯》,先要用写有“翰林院敕封九天田相爷大元帅之神位”的红布制成神位,两侧挂对联“九天都院歌白云,十八学士醉青春”,并摆设顺风耳、鼓板先师、声音童子、金花银花小姐等牌位,杀猪、羊、鸡、鸭等祭祀,然后演出开始。首先由茶婆、茶公跑场,向观众三鞠躬,用方言说些诙谐的吉利话开场。茶公、茶婆俗称“师傅”,实际上是歌舞的领队和指挥。他们能随机应变,用土语脱口说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有的是事先想好了腹稿,到了某地再随机应变,见景套词。紧接着采茶灯表演开始。茶公、茶婆在“的笃鼓”的引导下,带领茶女进行不同形式的穿花,表演登盘山小路、上坡下坡、过独木桥等,接着采茶,“正采”“倒采”,然后随着音乐到了后山,“采茶灯”表演结束。紧接着茶公、茶婆表演“补缸”“卖花线”“大小争风”等民间小戏和“打花鼓”。然后开始舞龙、舞狮、打龙船等民间文艺活动。
现在的采茶灯已有所改进,将说唱和小戏剔出,成为纯粹的歌舞。男扮改为少女,头饰的翠牌变为绢花。发髻梳成长辫并扎以红头绳,并围戴胸襟,突出了采茶姑娘的身影和活力。
舞蹈动作
采茶灯的舞蹈动作有几十种之多,基本舞步称为“采茶步”。队形的穿插变化有几十种花式,如表现盘山、越岭、涉水时用“篱笆花”“水波浪”“剪刀股”“双水圈花”“绕三柱”等,表演动作可以归纳为:上园花、八字扇、扭身步、肩扇双云步、肩园花跳步、笔扇步、前点斜点扇步、八字扇步、腰抖扇步、托灯举扇步、莲花八字扇、云步八字扇、翻身扑蝶、左右赶蝶、捉蝶、蝶绕花、划船步、整装等数十种。
除一般采茶灯外,还出现老年采茶灯、少儿采茶灯、乘船去的采茶灯、乘车去的采茶灯、古装采茶灯、短裙采茶灯、摇滚采茶灯、六人采茶灯、万人采茶灯,甚至只有茶公、茶婆的舞蹈等,采茶灯成了一种舞蹈系列 。
道具组成
采茶灯原用竹编的菜篮,后缀以鲜花,变为花篮,因多在夜间演出,尤其是在喜庆的春节、元宵节与龙灯、舞狮同时演出,花篮要装上油灯或蜡烛。于是便成为采茶花灯。龙岩的妇女下田上山,多以凉笠、头帕挡日,原本的采茶灯也以顺手摘下的凉笠、头帕为道具,后因舞蹈不便,改用麦杆团扇,最后才换成摺扇、花扇。彩蝶是一种夸张性的富于浪漫色彩的道具,竹篾为支架,糊以色纸,画上蝴蝶图案,成为硕大的彩蝶。
艺术特点
采茶灯的特色是用若干单纯、朴素、简练而具有生气的舞蹈动作,山歌演唱和穿插对白来表现茶农劳动的乐趣和热爱生活的愉快心理。其音乐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典和当地的民间小调,音乐曲调节奏明快。
传承意义
20世纪80年代,曾在解放初期和温七九一起对《采茶灯》进行改造的章翠英,先后赴台湾和马来西亚传授采茶灯,使采茶灯在台湾和马来西亚流传开来。截至2013年,美山村里演采茶灯有两个队伍,老人一队,大多都超过80岁了,是传统的演法。新人有一队,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采用新的演法,除了化妆、头饰不一样外,唱法也不一样。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美山村的八九位老艺人,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老艺人年纪大,原始资料和道具遗存也都比较少。目前的老艺人中,能够演茶公、茶婆的比较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也会逐渐遗忘表演程式。采茶灯的表演程式原本有五六十种,但现存的只剩下30多种。
近年来,采茶灯已经根据新时代的特色与不同人群的特点,做出了适当简化。作为“龙岩采茶灯”代表性传承人的黄淑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采茶灯现在既有规模,又有自己表演特色,不单单是走街串巷的广场舞蹈,已经是可以搬上大雅之堂的艺术精品了”。
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