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上海绒绣
本文由新浪文化综合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绒绣又称绒线绣,是上海市新兴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即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绣制出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产品色彩丰富、配色和谐,绣工精良、层次清晰、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绒绣原流行于欧洲,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英美商人在上海开设谦礼洋行、谦泰洋行,组织绒绣来料加工,由此传入中国。当时的产品是拖鞋和手提包等日用品上的装饰面料,用色比较简单。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绒绣艺术家刘佩珍等刘氏五姐妹率先用绒绣制作人物肖像;50年代初,上海绒绣艺术家高婉玉对绒绣的配色等工艺进行了改革,丰富了绒绣艺术的表现力。
上海绒绣每一针就是一个小色块,一个画面用少则几万个,多则几十万个小色块来表达。绣制时随画换线,因彩施色,因而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善于表达不同景物的乱针绣,使绒绣的表现力更强,更富于质感。上海绒绣肖像形象逼真,感染力强,被赞为“东方的油画”。
上海绒绣艺术品闻名海内外,以其形象逼真,色彩浓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的“海派”艺术风格而独树一帜。其特点是:(1)借鉴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以多变的针法和拼接工艺,劈线,拼色工艺丰富了上海绒绣的艺术语言;(2)经过艺术再创作,巧妙地将形,色,神,光相融合,使绒绣作品达到了忠实原作,胜于原作的艺术效果;(3)经过特殊处理的绒绣艺术品防霉、防蛀,不仅延长了作品的寿命而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4)在色彩技法上,从原来简单的色彩改进为自行染色,并吸收了刺绣技法的长处,由单色绣改进为拼色绣、彩锦绣、接色绣等技法,画面无反光,风格庄重,非常适宜制成领袖名人肖像。并作为国家级的礼品,或纪念堂、展览厅、宾馆内的陈设品。如毛主席纪念堂正厅的巨幅绒绣“祖国大地”,庄重、肃穆、色彩和谐,生动地表现了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雄伟壮丽。
上海绒绣艺术作品反映的题材既有人物、风景,又有花鸟静物。在艺术形式上,既可表现色彩缤纷、层次复杂的油画;也可绣制形象逼真,对比强烈的艺术摄影;还可以移植讲究笔法神韵的中国水墨画。绒绣表现这些艺术作品,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加以复制,而是要根据绒绣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和它的特殊工艺过程进行再创造。
绒绣制作主要有3道工序:
①放样。用打格子的方法将原稿放大在麻布底子上。
②染色配线。根据原稿画面色彩,按照色调、色相、色差的区别染出所需颜色的绒线。③绣制。一般先绣出轮廓,再绣各色彩块面,最后进行细部刻画。
绒绣基本针法是呈斜点形的打点绣。此外,根据画面需要可采用乱针、十字针、扒针、掺针、拉毛等针法。
绒绣主要分为欣赏品和日用品两大类。表现题材广泛,油画、国画,摄影作品、写实绘画、抽象绘画,人物肖像、动物、风景、花草图案都可以成为绒绣蓝本。上海绒绣擅长表现名山大川、古典建筑、文化古迹、城市景观、民俗风情,也可根据个性化创作图稿,绣制别具一格的艺术欣赏品。不但能绣制盘垫、书包等日用品,更善于把国画、油画的笔墨情趣和盘托出,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远观色彩浓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近赏色彩丰富有变化,层次复杂而分明。整个画面由多种色彩交融汇合,通过人们视觉感官的反映,形成独特的复色艺术效果。因其材质不反光,视觉效果柔和,质感厚实稳重、富丽高贵,无论观赏者从正面还是侧面观赏作品,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从画稿到绒绣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它既要符合原作的精神,又要表达出绣制者的理解和个性。不同题材、尺幅的绒绣作品可适用于各种类型楼、堂、馆、厅、室的陈列布置,其艺术效果是其他画种难以比拟的。
2011年5月23日,上海绒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