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文化

“大美河山——李蝉羽山水画艺术展”在北京举办

新浪文化

关注

在全国各界喜庆建国70周年之际,“大美河山——李蝉羽山水画艺术展”10月29日上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共展出作者近年来精心创作的山水画作品120幅,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多娇壮美的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谈到这次展览的目的,画家李蝉羽深情地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中华儿女,我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庆祝伟大祖国70华诞,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越来越好!”展览分为登山、临水、云游、禅居四个系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秀丽山川和人文情怀。徜徉在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面前,远观群峰逶迤、云雾环绕、天山一色,近看巉岩林立、树木浓郁、溪流清冽,令人如临其境,目驰神往、流连忘返。品其笔墨,时而气势纵横,时而素雅清丽,无论皴擦的粗细繁疏、点染的虚实燥湿,还是着色的浓淡迷透,皆能应景所需备极变化,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画卷所描绘的意境,画家以其修行感悟将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物我合一”、儒家的“仁者乐山”和谐地融入画中,步入山谷溪田,顿觉豁然开朗,静谧空灵,心旷神怡,重负尽释,身心灵魂得到休憩、抚慰甚至洗礼。 

画展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教授指出,“有别于西方现当艺术断裂式发展之现象,中国画尤以文脉相连为其突出特点。虽有石涛‘笔墨当随时代’说,但两千多年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整体呈现的依然是承古开今的渐进式演进方式。李蝉羽深得传统文化滋养,画面无论章法布局、笔墨设色均得传统山水之要领,皴擦点染法度严谨,有传统笔墨语言之规范,与传统山水,尤与宋人山水有着清晰的文脉关系。”

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广东画院原院长许钦松教授在祝词中说:“李蝉羽专门随我学画两年多,向来心无旁骛、人画相融,似乎创作成为她生活的全部,作品成为她生命的绽放。无论学习之路多么漫长,创作征程多么艰辛,她不屈不挠,道心坚定,笔耕不辍,用一张张宣纸铺就通往艺术殿堂的台阶。蝉羽善于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从现实中寻找素材。她大量临摹古画,大量写生创作,南北兼蓄、古今贯通,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逐步塑造起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她的花样年华没有在风花雪月中追逐,却在攀登的高峰上砥砺。蝉羽学画的过程,就是她潜心修行的历程。她以心灵的渐修顿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灵性和蓬勃的生命力。”

说起李蝉羽的学画历程,中央美院山水画系原主任、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教授深情地说:“李蝉羽学习非常努力、认真,当时根据她具体的情况和绘画特点,我曾建议她学习吸收一下元代画家王蒙的绘画,王蒙的作品严谨扎实,浑厚凝重,正好可以弥补她有些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她对中国画的优秀传统有更深的领悟。李蝉羽是一个悟性很好的画家,她能很快的从前人的作品中体会出画面上所蕴含的气韵和神采,风格和技法。她是个学习很刻苦的人,给她布置的作业,没过多久就拿出好多幅临摹和创作的画来,可以看得出她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作画上了,而且才思敏捷,画的很快。通过一年的学习,李婵羽的山水画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到位,画面的表达也更加娴熟,并逐渐形成了她自己的风格。她的作品幽静温润,能将人很快的带入她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她的用笔,皴擦点染、错落有致,笔随性出、墨由心发,由于这种富于变化的笔墨表达,使她的作品在空灵素雅之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看过作品之后,民建中央画院院长周鸣秋教授指出,“画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浮气躁、目的不纯是画不好、走不远的。看了蝉羽的作品,给人一种心静气雅、远离喧嚣的感觉。我们说以画观人如相其心,由此可以看到,蝉羽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心无杂念才能画出这样的意境,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本次展览由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书画领域专家学者和书画爱好者200多人出席了画展开幕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