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文化

“国博好课”云端上线 | 第一期:孙机先生谈“鎣”的功用

新浪文化

关注

来源:国家博物馆

国博好课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好学校就应当既有好老师又有好课程。同学们,《国博好课》云端上线啦!

《国博好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传统品牌活动“国博讲堂”为基础而隆重推出的,旨在通过文博大咖们的精彩讲述,对值得反复回味的展览和藏品进行再聚焦再阐释,把学术严谨性和课堂生动性融会贯通起来,进而作出拓展性的诠释。从这个意义来说,《国博好课》以重构观众与馆藏资源的认知纽带与体验模式为导向,将历史文化、时代背境与文物藏品融于一体,不仅有助于观众丰富历史文物知识,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鉴赏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够引导观众通过云端课堂掌握历史文化学习的“自由裁量权”和时间利用的“灵活支配权”,切身体验博大深邃的历史空间、感悟魅力无穷的历史智慧,从而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来吧,足不出户,在云端用耳朵聆听文物背后故事,用知识丰富精彩人生。《国博好课》第一期“邀”孙机先生为大家解读“鎣”的功用。

“国博好课”云端上线

第一期

主 题:试说鎣的功用

主讲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 孙机

时 长:约40分钟

相关文物:青铜“虎鎣”

西周晚期青铜“虎鎣”

大家都知道,流失海外158年的青铜“虎鎣”于2018年11月回归祖国,12月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1月,青铜“虎鎣”在国家博物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中与大家见面,您是否也曾专程来参观呢?

在古代青铜器中,“鎣”是极罕见的,青铜“虎鎣”更是绝无仅有的青铜珍宝。有人说“虎鎣”是盛酒器,也有人说“虎鎣”是用来喝茶的,那“虎鎣”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今天的国博好课,就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孙机老先生为您讲述《试说鎣的功用》一课,听听孙机先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主讲人 | 孙 机

开篇&结语配音 | 梅松松

音频剪辑 | 石静涛

仇 正

王 扬

听完这一课

来试试回答以下问题吧

相信一定难不倒您

答题

互动

1

孙机先生认为,青铜“虎鎣”是做什么用的呢?

2

“爵”可以用来直接饮酒吗?为什么?

3

古代的鬯(chàng)酒是用什么酿造的?

谢谢大家聆听

下期“国博好课”

我们再会

继续向下浏览

精彩内容在等您

[相关链接]

[专家简介]

孙机先生,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获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孙机谈文物》、《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及《载驰载驱——中国古代车马文化》等作品。

[课程内容提要]

高13.5厘米,通长14.5厘米,重0.75千克

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古铜器中,鎣极罕见,至今尚未发表过关于它的专文。由于鎣与爵配合使用,而对于爵的用途长期存在误解,故有必要先就此略作澄清。一般认为爵是饮酒器,其实不然。它是祭祀的礼器,中盛鬯酒,是敬神用的;不是通常喝的醴酒,古人认为神虽不饮食,但喜欢嗅鬯酒蒸发出来的香气,即所谓升歆;“歆”就是“神食气也”(《说文》)。但爵中的酒经过蒸发,变得浓稠,为避免焦结,须加水稀释。加水之器可用盉,而鬯类中最高贵的酒是 “郁鬯”。“酿秬为酒,煮郁金草和之,其气芬芳调畅”(《论语•八佾》疏引郑玄注)。鎣的形制与盉相近,但它不是向爵中加水的,而是向爵中注郁金汁的。盛郁金汁的容器名“郁彝”, 彝是泛称。鎣应即盛郁金汁的容器。

[延伸阅读]

“国博好课”云端上线 | 第一期:孙机先生谈“鎣”的功用

视频 | “游子”归来——虎鎣

新闻现场 | 青铜“虎鎣”重回祖国怀抱,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民时评 | 点亮“国宝”回家之路

展览解读 | “游子”虎鎣归来首展

漫话 | “游子”虎鎣:讲述我的故事给你听

深阅读 | “虎鎣”的见证 1860年圆明园

“虎鎣”回归大事记

(请将手机横过来阅读)

光影“虎鎣”

青铜“虎鎣”(局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可登录国博官网

回望“虎鎣:新时代•新命运”专题展览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 开放时间 -

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闭馆,已办网上预约自动取消,不计入个人信用记录,何时恢复开放另行通知。公告

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