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文化

站在逆行者身后:一封来自慈善行动者的家书

新浪文化

关注

编者按:

这是一封慈善行动者的家书,林风写给他的父母,信中详述了疫情期间他与父母相处的点滴,日常的细微和温情,尽在眼前……从父母之爱到国家大爱,一路金黄而辽远,支撑一个人远行的不止是发光的远方,责任与希望,更是身后从未停歇的小小的温良,焦急时刻、危难之中,仍然存在的温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山河仍在,草木春深。

致父亲和母亲:

今天是2月19日,距离我们武汉工作团队从武汉协和医院回到家里工作之后,满满一个月的时间。

武汉1月23日封城开始,全中国的家庭都在居家隔离中。1月25日年初一,我开始组建紧急工作团队,到今天也25天了。

今天早上我和你们说,中午我一定要返回北京了。

算一算,与你们在一起待了一个月,是近十年从来没有过的。

从1月25日开始,每天15个小时,我和团队在一起做事情,让你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原来做慈善的事情是这样的,需要付出这样大的努力。

从1月20日回到沈阳家中,我便和你们讲,可能这个春节会很紧张。当我从药房里买回了25包一次性口罩时,你们觉得我太夸张了。你们一定还记得我当时开着玩笑说,“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口罩了”。我还记得当和你们讲,出门一定要戴口罩的时候,父亲特别不屑地说“带什么口罩啊?那过年出门拜年还认得你吗?”我当时开着玩笑说,“正好天冷了,不用系围脖了”。

父亲,当您从1月23日开始每天关注疫情变化的新闻时,您对疫情的评价不断严谨了,您也开始有更多评价了。我看到您自己出门的时候把口罩带上了,所以很多时候我心里在想,我们真的不要去想去教父母怎么去做,父母有他们的经验和选择。

当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您特别严厉地说,“今年过年,就都住在我们这儿,都不要走了。等你们走了就都不要再回来了,自己在家里关紧闭”。因为你们是这个家族的大家长,你们说的话,大家都很信服,也切身感觉到今年过的这个年真的是不一样的年。

所有能来的亲戚都住到了一起,之后再也没有人互相串门。你们忙碌地为大家准备早餐、午餐、晚餐,虽然辛苦,但我看到有人陪你们打麻将,每一顿饭都是那么多人在一起吃的时候,我感觉到特别难得的大家族的幸福。尽管这段时间,我没有太多时间去陪伴你们,我也没那么担心了。

从大年初七,家里的亲戚慢慢都走了,家里也逐渐冷静下来,只有我们三个人在家里吃饭。当你们为我准备好了饭菜,我却因为一直在忙,一顿饭搁凉了,又帮我热,来回好几次。你们一开始批评我,“怎么比国家领导人还忙呢?”我哈哈大笑,“领导人忙大事,我忙小事”。后来你们都习惯了,从每次都督促我吃饭,变成发微信催我。等我下来的时候,你们关心我,“饭菜都凉了,给你热一热吧!”

当我连续开会四五个小时,中间母亲会进来好几次,放下水,放下水果。当看到我正在开会的时候,立刻就变得蹑手蹑脚。本来是想和我说话,马上就把表情收住了,我看在眼里真的觉得又心疼又好笑:您太逗我了。

从1月31日开始,你们发现我的电话会议中变得经常会争吵——是啊,团队要不断地在复杂的情况下跟各方博弈,要和不靠谱的供货商博弈,要和国外难寻的卖家商议进程,要和我们同行,包括海外帮忙的华人们、合作伙伴们一起来讨论,贡献力量、贡献资源、找解决方案。你们慢慢也懂了,大家没生气,都是着急。

记得正月十五那天,从早上开始,我先是把汤圆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我说,“哎呀,难得在家能够吃一碗汤圆”。然后我记得母亲立刻说,“是呀,原来是你难得在家吃一碗汤圆,现在想想和你一般大的那些医生们,他们都在前线呢,他们更吃不上汤圆了”。

元宵节当天,联益慈善基金会捐赠的第一批1000个医护关爱包发到了医生手里,我想那是另一种“汤圆”吧?当时很感慨,用毛笔写下一篇慰问信,留了影。你们看到说,原来觉得儿子写的字好看,现在看到儿子把心事写出来,更点赞。

记得那天我说马上要回北京了,你们对我说,“就在家吧,你太忙了。哪怕你每天忙15个小时,在家里一日三餐,我们能管你。如果你要是不在家里了,你每天肯定还是忙15个小时,饭咋吃啊?”我当时虽然嘴硬:“吃饭还愁吗?”,但心里真的挺难受,我们都是惦记对方。儿子希望好好陪你们过个春节,虽然每天待在家里,可忙得连和你们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啊!

从那天开始,你们就不停唠叨,说“别走了”。我也笑而不语,心里想这段时间我肯定不会走的,但是你们不知道,留下的原因不是因为孝顺,而是湖北物资运输遇到大问题,可能真的只能在辽宁找到关键的解决方案。

母亲,您前段时间骨折了,吃了很多中药,从过年开始就吃不下饭,一直到大年初十,我第一次陪您去医院化验完才知道肝功能受损了,而且挺严重的。记得在等报告的时候,我还一直在不断地开线上会议,等拿到了检查结果,您说“我不住院,我得回家啊,你没有时间陪着我,我在家里就挺好的”,我知道您是不想我分心,也担心如果您住医院,只有父亲来陪伴您,又害怕疫情万一传染给父亲,您一点儿不考虑自己,只考虑我和父亲,您一辈子都是这样。

除了去医院之外,2月10日我第一次走出家门,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我当时并不担心自己,是怕我出去之后万一回来传染你们。没办法,物资输送在武汉碰到了巨大的困难,我们先尝试着用铁路从辽宁运走一大批,我必须出门调动资源。

那天还只是出去了小半天,从2月12日开始,我每天是吃完早饭出去,中午你们打电话问我回不回来吃午饭,晚上又问我回不回来吃晚饭,每晚十点钟之后回来,总能看到桌子上留好的饭菜。这几天忙着协调10000个医护关爱包捐赠,协调物资,协调铁路专列运输,得到太多的力量帮助,因为需要到运输现场:我知道让你们担心了。

今天,2月19日,和你们一起吃完早餐,我就匆匆地赶到中国邮政辽宁公司的大仓库,在落实2.6万个医护关爱包最后的准备工作。当看到各方都准备好了,我恳切地拜托大家,然后赶忙返回来再和你们道别。

看到你们给我准备的红烧肉,我说“哎呀,时间怕来不及了”。母亲赶忙说,“赶趟儿,有时间多吃一点”。

紧张的二十分钟,吃专门为我做的午餐,中间还接了两个电话。离开家门上车,你们特别不舍得送我走的时候,我忽然感觉这种眼神曾经在2010年4月,当我决定去玉树的时候,也看到同样不舍的眼神。

返回北京,高铁车厢里规定必须隔座卖票,一节车厢只有几个人,大家都很裹得严严实实的。

之前你们总和我说,和朋友聚会要少喝点酒,多注意身体。这次疫情你们看到天大的难题,朋友的交往质量,只要一个电话就办了,尤其是我回北京也不用喝酒,你们这次该放心了。

之前你们总问我,都在忙什么,没有时间多陪你们。这次疫情最让你们开心的是,有机会陪着儿子忙乎了30天,更懂了儿子每天做事的努力和意义。

你们放心吧,所有远行的人,一定都是带着责任和希望。

“四十不惑”,这场疫情让儿子更读懂了换位思考,希望父母健康,工作有益,朋友一生。希望我不在身边时,你们一切安好!

                                                                                                            爱你们的儿子

                                                                                                               2020.02.19

背景

疫情突发时,林风正在沈阳陪父母过年隔离,立即调动团队和合作伙伴,筹集1500万善款,向湖北地区160多家医院社区,捐赠6万件隔离防护服、5万个护目镜、20万只口罩等医用防护物资和5万份医护关爱包。身为一位资深公益家,在灾情来临时,同样需要有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而沈阳的父母家中,陪伴自己的是一双老父老母,他们给予的爱和支持是一辈子的前行力量。于是,他给自己的父母写下这封家书,也希望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疫情中的亲情。

ALAB新内容实验室特别供稿

在此感谢

同时致敬所有慈善者和他们身后的人

责任编辑:谭文娟 SN19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