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常青树”刘心武再度“讲红”

新浪文化
提起《红楼梦》研究,不得不提及作家刘心武,他将红学研究与小说、散文、建筑评论并称为自己创作上的四棵树。自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造成轰动;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更是引发了国内新的红楼热潮。又过了近十年,刘心武推出了全五册百万字的红学巨作《刘心武妙品红楼梦》。他从秦可卿入手,考证了贾元春、妙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原著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原型及命运结局,揭开了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重重迷雾;更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进行推演求证,探佚出全部谜底,将红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境界。刘心武此次将毕生研究《红楼梦》的独特成果和全部体悟,著成《刘心武妙品红楼梦》系列,作为其红学道路上的一座新里程碑,以飨读者。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系列
10月24日下午两点半,由新华先锋主办的《刘心武妙品红楼梦》新书发布会,在颐堤港西西弗书店隆重举行,许多红迷朋友慕名前来。年近八十的刘心武精神矍铄,聊起《红楼梦》来热情不减,妙语频出,俨然有当年《百家讲坛》上的风采。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新书发布会现场
新作三大特色:全、精、新
刘心武首先对这套书的制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以前我的红学作品大多是流水线,在电视上讲完了,观众急切要看纸书,出版社就赶快拿去出了。这次的这套新书,出版社印制得非常考究,适合阅读和收藏。”再谈及这套新书的内容特色,他用三个字概括:全、精、新。
“这套书是我研究《红楼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集大成之作,第一个特点就是‘全’。”刘心武讲到,“其次,我对以往论述做以修订,将以往文稿中的疏忽、瑕疵加以改正。一个人的研究是不断递进的过程,难免会有自我重复,这次就删去了一些重复的内容,做到了‘精’;第三个特点是‘新’,我加入了一些新的,甚至没有发表过的内容,比如《献给少年读者的阅读红楼梦的十个锦囊》。”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新书发布会现场
曹雪芹的“女权主义”早于西方百余年
新书发布会主题为“《红楼梦》的女性群像”,谈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女性的书写,刘心武很激动:“《红楼梦》不得了哟!200多年前的书,已经有了女性主义的色彩。”
谈到《红楼梦》中对女性的书写,刘心武给予充分肯定,称曹雪芹思想非常先进,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正面书写女性,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有人说这有什么新鲜的?真是太新鲜了!上个世纪后半叶,女权主义才在西方崛起,万万没想到在中国封建统治最顶峰的乾隆朝,曹雪芹就有了这种观点,而且旗帜鲜明地提出来,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后来通过一个小丫头之口,更细化了这一观点,青春女性最好,未出阁的姑娘像花朵一样开放,是无价的珠宝。但是出了嫁以后,就开始有了变化,失去了光彩。再往后变老了,就像鱼眼睛一样了。所以曹雪芹不仅是一个女权主义最早的提出者,他对女性与社会、与男性的互动关系也有非常透彻的说明。
版本学是红学的重要分支,刘心武对此深有研究,在新书中有大量篇幅论述《红楼梦》的各种版本,针对普通读者在选择《红楼梦》版本时的困惑,刘心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新书发布会现场
金庸、倪匡、夏志清等大家都赞成我的秦学研究
有读者读了《刘心武妙品红楼梦》第四本中收录的一篇《红故事》后非常动容,刘心武在这篇文章里叙述了自己红学研究的并不平坦的过程。刘心武借此谈到,虽然自己的研究遭受不少质疑,但拥护者也不少,并当面给予他支持鼓励,其中不乏诸如金庸、倪匡、夏志清等大家,刘心武向读者们分享了与他们交往的趣事。
在香港书展上,矮矮胖胖的倪匡跑过来一把搂住刘心武说:“刘心武,见到你好高兴,你的揭秘太好看了!我以前读《红楼梦》就觉得秦可卿很古怪,怎么就没想到你那儿去!”。
同是香港书展期间,在邀请方宴会上,刘心武与金庸坐对面,金庸对刘心武说:“刘心武,我同意你对秦可卿的分析!”
面对这些赞成的声音,刘心武觉得很欣慰。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
不要给红楼人物贴标签,贾宝玉不是反封建形象
刘心武曾在讲座和著述中讲到,自己最喜爱的红楼人物是妙玉,在现场,他又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看法:“我们不要随便给人物贴标签,我们过去的学术研究有一个弊病,总觉得要贴一个标签,心里才痛快。这标签一贴吧,就把这个事说死了,就容不得别人跟他讨论了。贾宝玉就被贴了这么一个标签——反封建的青年形象。反封建是一个色彩很鲜明的标签。一个人如果反封建,他应该是全面反对封建社会的制度,他的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都应该反才是反封建。
但作者笔下的贾宝玉是一个活人,这个人不是为标签而活着。贾宝玉对封建礼教当中的部分,最反对的就是别人劝他读书上进,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进入主流社会。他这不仅是反封建,就搁在今天社会来说,这种思想也是很超前的,他要求像天上的星星月亮一样诗意地生存。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想生存都很困难。其次,他对于家庭礼教是非常乐于接受的,书中有很多例子。所以我们不能把贾宝玉简单地标签化,他是一个活的艺术形象。”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
人性永难琢磨,文学不死,《红楼梦》研究不尽!
当主持人问到新红学发展了百余年,接下来还有哪些内容值得挖掘时,刘心武动容地说“人性是永远都捉摸不透的,所以文学不死!《红楼梦》是一部写人性的大作,所以一直有研究的价值。它不像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有定律,比如说啊平面几何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文学不可以这样,文学是永无止境的,《红楼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刘心武也讲到在新书总序里写到的出版此书的初衷:“我写此书并不是想在红学领域建立多么了不起的功业,而是想引起人们对《红楼梦》的重视,一个人一生至少要读一遍《红楼梦》。”他表示将继续深耕红学,继续研究下去。
两个小时的分享会,刘心武滔滔不绝,对于《红楼梦》原著中的某一个字词、某一处细节信手拈来,徐徐展开,说到动情处慷慨激昂,观众们听得意犹未尽。许多观众表示自己都是从“百家讲坛”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节目开始读起《红楼梦》,非常荣幸能近前聆听,度过了一个充实愉快的文化周末。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新书发布会现场
原标题:“文坛常青树”刘心武再度“讲红”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新书发布会圆满举办
作者: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