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文化

3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三国战争与地要天时

澎湃新闻

关注

《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美]穆哈迈德·阿里·哈利德编著,陈丽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解构巴以百年冲突细节与逻辑,高度还原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真实生活。11位生活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以真实经历表达对生活、民族及巴以几十年冲突的所思所想,用个人笔触展现巴以冲突大背景下巴勒斯坦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纯粹的苦难:二战中的士兵》

[美]玛丽·路易斯·罗伯茨著,熊依旆译,格致出版社

本书讨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听觉、嗅觉、味觉和第六感,勾勒出了一个影像资料无法涵盖的战地场景,通过叙说士兵“肮脏的身体”,士兵的战壕足病情,士兵受伤时的感受、态度和阐述受伤的方式以及士兵对待尸体的态度揭示了战争的反人性本质。

《大不敬的年代:近代中国新笑史》

[加拿大]雷勤风著,许晖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1890年代到1930年代,中国人对“可笑”的思考和谈论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本书将关于“笑”的文化表达分成五种:笑话、游戏、诟骂、滑稽和幽默,展现了这一时代日常生活中的喜剧特质,呈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为我们所忽视的面向,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喜剧文化对当下汉语表达的持久影响。

《第五太阳纪:阿兹特克人新史》

[美]卡米拉·汤森著,冯璇译,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16世纪的殖民者撰写的书面材料到21世纪的电影和书籍,对阿兹特克人的描绘数不胜数,但大多基于西班牙语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原住民始终是沉默的被动的客体。作者尝试研究了留存至今的纳瓦语编年史,从关于五个太阳纪的起源神话到西班牙征服后第三代人的亲身经历,重构了“真实的”阿兹特克人的故事。

《毒堇之杯:苏格拉底、希腊黄金时代与正当的生活》

[英]贝塔妮·休斯著,李磊译,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苏格拉底的一生动荡不安。他出生于贫民区,成长为一名思想家和战士,然而这个西方伟大的思想家似乎始终是一个谜团。为了还原他的一生,作者走遍希腊的考古现场,带我们来到古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工匠,参观热闹非凡的市政广场,经历雅典民主的繁荣与衰败,并看到自由与智慧的巨大力量。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

[美]马修·洛克伍德著,刘春芳译,方尖碑|译林出版社

美国革命为北美赢得了自由与和平,也给世界带来了影响深远的后果,它所引发的暴力和镇压不仅波及了欧洲,也波及了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和亚洲;它不仅为现代早期的卓越帝国埋下了崩溃的种子,也为英国、俄国和美国的全球主宰搭建了舞台。在本书中作者竭力去做的就是要厘清这段复杂的历史。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英]林德尔·戈登著,谢雅卿译,艺文志|上海文艺出版社

林德尔·戈登通过伍尔夫的小说作品及日记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探索“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本传记并非常规的线性传记叙事,而是标明了那些不与外部事件同步的转折点,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记忆和想象在伍尔夫一生中的持续流动。

《伽利略:天空的守望者》

[英]戴维·伍顿著,李文锋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用丰富的材料(其中包括大量伽利略本人的书信和手稿)和流畅的叙述还原了作为天文学家、工程师和作家的伽利略,并给读者呈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哈耶克论哈耶克:对谈式自传》

[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著,党成孝译,译林出版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曾因《通往奴役之路》而名噪一时,也曾被学界忽视三十余载。作为哈耶克仅有的自传性质作品,本书包含此前未曾公开的哈耶克自传笔记和各类访谈,呈现出这位敏锐且富有洞见的思想家如何将自己对人生、学术和社会的思考与20世纪的时代脉动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基督教史:最初的三千年》

[英]迪尔梅德·麦卡洛克著,朱伟斌译,后浪|宗教文化出版社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书不仅描述了基督教历史上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宗教组织和灵性生活,而且描述了它如何改变政治和人类社会。本书作者是“游历”最广的基督教历史学家之一,他所传达的地域感与他所传达的思想力量一样引人注目。

《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

张萌著,史可鉴译,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如何运作,揭示了清代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奥秘。国家与市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如何适应?清代森林的市场经济蕴藏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明靖难史事考证稿》

王崇武著,商务印书馆

本书以商务印书馆1948年出版的《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为主干,这是这部明史经典名作在大陆绝版半个世纪后第一次以简体字录排面世。该作品是民国时期对明朝初期那场争夺皇位的惨烈内战——靖难之役进行全面深入考察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入了作者王崇武先生有关明史的十余篇精彩文章。

《南国多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黄庭硕著,东方出版中心

南方士人在北宋中期的崛起,乃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现象。它标志着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亦确立起东南区域在近世中国的主导地位。然而此重大现象的形成背景,迄今仍缺乏全面且系统的梳理。本书尝试填补这段研究上的空白,采用近于“群体传记学”样貌的研究,构造东南士人群像图,了解传统中国在政治和文化格局上的重大变迁。

《欧洲妇女解放史(1700—1950)》

[美]卡伦·奥芬著,朱晓慧、柯倩婷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探讨了1700年到1950年的250年间在欧洲大陆大国中出现的有组织的妇女解放对男性霸权的挑战,以全面而富有比较视野的方式讲述了欧洲女权运动的发展。本书将社会性别,或者女人与男人的关系,置于欧洲政治的中心,展示了如何从性别这一视角重新解读欧洲的历史,并呈现明晰的女权主义思想和政治传统。

《三国战争与地要天时》

宋杰著,中华书局

本书是宋杰教授三国战争系列中的第三部,书中收录了有关三国兵争的九个专题研究,深入探讨董卓与关东诸侯战争的起因、过程、特点与历史影响;曹操对“天府之国”关中的逐步控制、征伐与经营;汉末三国交战各方所设置的“军师”,“天时”对三国战争有着怎样的影响。为我们解开三国战争胜负成败之谜。

《天地不仁:中国古典哲学中恶的问题》

[美]方岚生著,林捷、汪日宣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这个问题在早期中国与在今天一样真实。方岚生以恶的问题为线索,追踪了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在那个充满冲突和分裂的时代,为寻求人类与世界的和解所做的努力,并展开了颇具启示性的中西方哲学对话。

《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德]乌维·维特施托克著,陈早译,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随机对社会民主人士展开迫害。本书以切近的视角和细腻的叙述,记录希特勒上台后40多天里发生的迫害和逃亡,描述了托马斯·曼、布莱希特等魏玛时代多位文化巨匠的遭遇。这短短一个多月,成为德国文学的冬天,也是全世界寒夜的序幕。

《影子母亲:保姆、换工与育儿中的微观政治》

[美]卡梅隆·林·麦克唐纳著,杨可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定义“好妈妈”?母亲和保姆谁是更好的照护者?如何理解保姆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如何界定和维护母亲与“非母亲”之间的边界?基于对30位职场妈妈和50位儿童看护的深度访谈,人类学家麦克唐纳从有偿儿童照护切入当代家庭生活的核心,探究代理母亲工作。

《瑜伽新史:从古印度到现代西方》

[英]阿利斯戴尔·希勒著,罗金、潘丽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门古老的印度宗教是如何变成一个全球健康支柱产业的?在瑜伽发展的曲折道路上发生了什么?这部全面讲述瑜伽历史的著作首次将瑜伽置于全球文化背景中,带领我们从神秘的宗教仪式和中世纪的身体魔法,到基督教和大英帝国,再到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和二十世纪的西方,发现鲜为人知的瑜伽故事。

《战火中的花朵》

[德]古多·克诺普著,王燕生、周祖生译,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的故事:他们被引诱、被出卖、被滥用;他们完全被国家所占有;他们是战争的炮灰,也是罪恶的帮凶;他们中很多人在战后长期忍受着精神创伤之苦,也有一些人认为,在希特勒时代青年组织中的生活是其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是一代人的遗言,是一份集体备忘录,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忘记过去。

《战争的幽灵》

[美]维克多·戴维斯·汉森著,郑春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战争的影响绝不囿于一隅,而是会持续几个世纪。历史绝不只是呈现经济和社会进程的单调记录,还承载着无数个体生命的鲜活故事。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呈现了广阔的军事史和文化史,揭示了战争在人类经验中的重要地位。

《中世纪文化研究》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姜波、严宁译,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美国中世纪史权威哈斯金斯的代表作之一,出版近百年来,仍是领域内的知名著作。作者从文献手稿的字里行间,还原中世纪大学和宫廷的思想、文化、娱乐生活。当以发展延续的眼光来看待中世纪,会发现其中有无数现代思想、文学、科技发展的先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