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文化

小暑·盛夏寻花香 不觉夏日长

封面新闻

关注

骄阳、蝉鸣、暖风……当这些意象同时出现在眼前时,不用怀疑和思考,盛夏已至。那炙热逼人的阳光和突如其来的大雨,都是夏日难以躲过的天气。

“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7月6日,节气小暑如期而至。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对于小暑的解析描述。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称之为小暑。

三伏天近在眼前

吃点好的熬过去

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表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却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作为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每当人们谈论到小暑之时,必然也会说到代表这一年中最热时期的词语——三伏天。

张大千、于非闇、王雪涛合作荷塘清趣图轴 四川博物院藏 图据四川博物院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而每年入伏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按照民谚“夏至三庚数头伏”的算法,意为从节气夏至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按此计算,2024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5日,“三伏”长达40天,其中“中伏”是20天。

农谚有云:“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这说明进入小暑后,降雨也随之增加,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夏日的潮湿感也随之而来。在热气扑面而来的高温天气,自然是要吃点好的,才能熬过漫长的苦夏。于是,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间俗语。古籍《魏氏春秋》有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此外,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也写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荷花、紫薇花绽放

为烦闷夏日带来清凉

夏日苦闷,可瓜果飘香,水果清甜。同时,也有不少花朵趁着炎炎夏日绽放。提起夏天,你想到的花卉会是什么?也许是在池塘中随着夏日微风摇曳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这句诗词脍炙人口,生动地写出了盛夏时节荷叶和荷花的壮观与美丽,令人神往。

清人花卉册页 四川博物院藏 图据四川博物院

对于国人来说,莲荷并不陌生。早在年少时期的教科书中,人们便已领略到文人墨客在其中寄托的高洁人格和坚贞品格。自古以来,人们赏莲荷、咏莲荷、画莲荷……在莲花上赋予了诸多美好的意象,莲荷也为华夏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灵感。譬如,在四川博物院馆藏的这一件清人花卉册页,粉白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以及立在枝叶上的蜻蜓,就缓缓绽放在古人的笔下,为烦闷的盛夏带来一丝清凉。

在温热的空气中,紫薇花也迎来了花期。迎着酷暑骄阳,在小暑到来到的时节,紫薇花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当微风吹来,紫薇花的那一抹色彩在街巷中游荡,也算是夏日中带给人们的一丝慰藉。

紫薇花色艳丽,花期更是长达三四个月。正因于此,历代的文人墨客也有许多赞颂紫薇花的诗词。譬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著有《紫薇花》一诗,就写到其“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此外,杜牧也写过《紫薇花》,亦云:“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诗中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可见文人也赞美紫薇花的精神。宋代诗人杨万里,也赞颂该花,“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加载中...